开卷有益 阅向未来——第29期全省文艺家读书班侧记
来源:江苏文艺网
书香致远,艺韵流长。10月20日至22日,来自全省各地130余名文艺工作者齐聚南京,共赴第29期全省文艺家读书班之约。

以训促学,沉浸课堂夯实理论根基
本期读书班从集中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辅导视频切入,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文经济学、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等前沿内容,通过四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将培训推向高潮。其中,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以江南地区为实践样本,提出研究人文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路径,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精髓要义和重大意义,并结合江苏实际,引导文艺工作者努力做有文化、讲文化、懂文化、做文化的时代先行者;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方李莉围绕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五种类型,以大量案例为支撑,为文艺工作者“下沉”乡村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卢文超则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创作,启发大家在运用技术的同时发挥自身生成能力,使作品更具深刻力量。

以学促干,实践转化激发创作动能
“学”的深度,决定“干”的力度。读书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期读书班的课程设置既具有理论高度,又贴合文艺实践,为大家厘清了创作方向,打开了认知边界。

池文杰
“读书班不仅凝聚了全省文艺界的共识,更为我们杂技艺术工作者明确了方向目标,”省文联副主席,省杂协主席,南京市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南京市杂技团团长兼书记池文杰表示,“明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省杂协将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江苏丰富红色文旅资源,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努力打造兼具艺术价值与产业活力的杂技精品,在融合创新中展现杂技魅力,实现杂技艺术的时代化表达。”

陆庆龙
中国美协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庆龙表示,艺术不仅要以文化人,更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美术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将艺术创作与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跳出“小我”,在服务人民、美育乡村的实践中,实现艺术的时代价值;要主动把握“守正创新”新路径,向传统“扎根”的同时勇于探索“新语言”,用有筋骨、有温度的丹青精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篇章。

李彤
省评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彤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文艺工作者要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图大业之中,深植人民情怀,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还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文艺创作的边界和表现力,使文艺作品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高度,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史小明
“参加本期全省文艺家读书班,让我对科技与艺术、时代与创作、初心与创新有了更深体会,”省民协副主席,宜兴长乐弘陶艺公司设计总监、紫砂九隽陶艺公司总设计师史小明在读书班期间说,“作为省‘文艺两新’实践基地(宜兴丁蜀)的负责人,我深知在数字化浪潮下,艺术创作既要扎根传统,也要善用科技手段拓展表达边界,唯有守正创新、以德润艺,才能推动紫砂艺术等传统瑰宝形成‘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生动局面。”

张华
南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一级调研员张华表示,乡村是承载中华文明基因、蕴藏丰富审美资源的“原乡”。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绝非居高临下的“输送”,而应去发现、唤醒并重构乡村内在的文化生命力。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去,从“原乡”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显特色的作品;文联组织要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原乡人”沉淀的记忆,“返乡人”带回的经验和“新乡人”注入的活力,共同参与进这场具体而生动的“文艺复兴”。

吴瑾
此次读书班让省书协青年干部吴瑾对“文艺赋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意识到文艺工作不仅要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要积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她表示,今后将以更主动的作为、更开放的思路投入工作,夯实服务“基本功”的同时,积极探索文艺与科技、经济融合“新路径”。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此次读书班为全省文艺工作标注了新起点,明晰了新航向。130 余名文艺工作者已满载收获,重返创作与服务一线。他们将以学促干,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创作动能,团结引导“文艺两新”力量,投身于文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艺赋能新质生产力、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等时代课题,以更多彰显江苏气韵的精品力作、更具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更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贡献文艺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 | 省文联人事部

